膝关节滑膜炎中医无此病名,可归属于中医鹤膝风范畴,指病后关节肿大,股胫变细,形如鹤膝,故名之。
膝关节滑膜炎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先天禀赋体虚,调摄失宜,足三阴亏损,正气不足,风邪外袭,阴寒凝滞而成。或妇女因胎产经行失调。或郁怒亏损,肾气虚弱,阴寒凝居于膝部所致。或风寒湿邪结于经络,血脉不流,阴寒凝滞,邪蕴化热,则湿热壅阻,湿流关节,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正如《医学心悟》所云:“三阴本亏,恶邪袭于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血停为瘀,湿聚为痰,痰瘀互结,留于膝部,发为本病。
诊断首先要分清寒湿证与湿热证。
寒湿证:膝关节肿胀,疼痛较剧,行走困难,局部不温,有重着感,形寒肢冷,或阴雨天加重,得热疼痛减轻,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紧或沉迟。
湿热证:两膝关节肿大疼痛,局部扪之有灼热,面色*并评有油垢,遇热加重,口干不欲饮,小便色*,舌质红,苔*腻,脉象滑数。
以上两种证型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
治疗方法也分两种证型分别施治。
1.寒湿型
治则:祛风散寒,温阳利湿。
方药:自拟方。
生麻*6g,桂枝10g,防风12g,独活12g,木瓜12g,白术12g,苍术10g,泽兰10g,茯苓15g,炮附子6g,生姜10g,陈皮15g。每日1剂,水煎服。
2、.湿热型
治则:清热通经,利湿消肿。
方药:*柏10g,苍术10g,薏苡仁30g,防风12g,川牛膝10g,川萆薢15g,地龙9g,泽泻15g,益母草20g,枳壳10g,丹参10g。每日1剂,水煎服。
以上两个证型,只要认证准确,一般服5剂即有明显疗效,半个月为1个疗程。如有顽固不愈者,亦可再多服几剂。
典型病例
尉某,女,45岁,农民,尉郭乡尉郭村人,年9月12日初诊。
主诉:右膝关节肿胀已2个月,经乡镇卫生院诊断为滑膜炎,曾几次抽液,而后仍复发。
刻诊:患者右膝关节肿胀不舒,行动时自觉倏骨移动,不敢用力,手摸之有灼热感,不痛,触之有波动感。自觉身疲乏力,口干不欲饮,小便*,舌质红,苔*腻,脉象滑数。
辨证属湿热蕴结关节。
方药:四妙散加味。
薏苡仁30g,防已10g,*柏9g,苍术10g,川牛膝10g,萆薢15g,地龙9g,泽泻15g,益母草20g,丹参12g,蚕沙10g。5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
5日后患者来复诊,右膝关节肿胀明显减轻,关节活动比较自如,精神振作。口已不干,小便淡*,舌苔薄*。前方稍事加减,继服。前后共服15剂,右膝关节已不肿,关节灵活,
行走有力。
临床发微
膝关节滑膜炎是常见病。笔者在长期的临床上体会到,只有分清了证型,用药才能对号人座,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治疗寒湿型,可用大量的散寒通经、温阳利湿药,加人大辛大热的炮附子,温补肾阳。肾中之阳,尤如天空中之太阳,阳光一照,寒湿遂化。再加生麻*宣通上焦肺卫,使阳气畅达。内外阳气一振,阴寒水湿自化,不治肿,肿自消。
治疗湿热型,可用清利下焦湿热的四妙散,加防已、萆薢、泽泻,以加强清热利湿的功效,特别是加入虫类药地龙,更加强通经活络利水之功。加益母草、丹参活血水,“血不利则为水”,治水配伍活血之品,利水作用更好。加枳壳行气,以助水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