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囊炎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针灸治疗骨伤病的经验分享国医视野
TUhjnbcbe - 2024/5/3 18:04:00

骨伤病主要指由跌打损伤或外邪侵袭肌、筋、骨及其关节所引起的经络病。对于新发的骨伤病急症,要善于应用远近道结合的配穴原则,即急性痛症取远道穴为主,少针、少穴(采用逐一追加法,就是能用一针解决的不用第二针),多用泻法;如果是慢性痛症取近道穴或阿是穴为主,多针、多穴;慢性痛症急性发作取远近道穴相结合,多用偏泻法或平补平泻法。亦可针上加灸,或铺姜灸、铺蒜灸,或拔罐,根据病证可选针加拔罐、充血拔罐、瘀血拔罐或放血拔罐等。如果骨伤病日久,还可以影响脏腑,尤其是肝、肾两脏的功能,这时应配合选用与其相关经脉的穴位,如太冲透涌泉和八会穴的筋会阳陵泉;骨会大杼(或大椎);髓会悬钟等穴位。

(1)落枕:

落枕多因睡眠时风寒袭入经络,或体位不适,致使气血不和,筋脉拘急而致病。现代医学认为真正落枕是由于某颈椎关节功能紊乱或错位,引起疼痛、颈项肌肉挛缩所造成。

一般急性期穴位多采用“逐一追加法”,并配合患体活动。常用穴位有天宗(重按或针刺压痛点)、列缺、养老、落枕、绝骨、后溪、申脉等;慢性期亦可以配合风池、天柱、曲垣、秉风及颈部督脉两旁附近的阿是穴针刺、拔罐与按摩。

(2)颈椎病: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常辉刺激压迫脊神经根、椎动脉而出现颈项部疼痛、麻木,可放射到手或耳后,有时可伴有头痛、头晕等症状。针灸治疗时重点放在局部取穴,如天柱、风池以及附近的阿是穴。如伴有肩臂痛,可根据疼痛放射部位配穴。疼痛放射到肩后,取手太阳小肠经为主,如天宗、秉风、曲垣;放射到肩外,取手阳明大肠经为主,如肩髃、臂臑、曲池;放射到肩前,取手太阴肺经为主,如尺泽、肩内陵。

(3)肩关节周围炎:

本病是关节囊和关节周围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症性疾病。多与肩部受凉、扭伤及慢性劳损有关。初期以肩关节疼痛为主,后期肩关节外展和内旋活动受限,出现肩肱联动,功能障碍随之加重,疼痛程度反而减轻。

一般急性期针刺穴位亦多采用“逐一追加法”,并配合患体活动。常用穴位有申脉、后溪、条口、中平,亦可以加肩髃、肩髎、肩贞、肩内陵、臑俞、天宗、曲池、合谷、四渎和阿是穴。必要时可以采用特殊手法刺天鼎。如系冈上肌炎,主要取巨骨、秉风、曲垣;如肩峰下滑囊炎,主要取肩髃、臂臑;如系肱二头肌长头炎,主要取肩内陵。如伴肩臂痛,可根据疼痛放射部位配穴。疼痛放射到肩后部,取手太阳经为主,如天宗、曲垣、秉风、养老;放射到肩外侧部,取手阳明经为主,如肩髃、臂臑、曲池;放射到肩前部,取手太阴经为主,如天府、尺泽。

(4)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又称闪腰,大多数因劳动负担过重,腰部姿势不正,一旦突然变换体位,使腰肌肉和韧带受强力牵拉损伤所致。临床表现为突然腰部疼痛,弯腰活动受限,病变部位有明显压痛,肌张力增强和肿胀,严重者疼痛可向臀部放散。

一般根据腰痛的部位取穴,如疼痛部位在督脉正中,取水沟、风府、大椎、命门及督脉上的阿是穴;疼痛部位在督脉两旁,取环跳、秩边、阳陵泉、委中、昆仑、申脉、手背腰痛点或天柱,亦可以配合腰骶部膀胱经穴和华佗夹脊穴及其附近的阿是穴,必要时可以采用特殊手法刺大肠俞或关元。

(5)慢性腰腿痛:

慢性腰腿痛病因较复杂,常见于腰部软组织损伤、腰部肌肉风湿、脊柱病变、妇科病等。发病部位在十二胸椎以下骶椎以上的脊柱及两侧,疼痛可表现在腰部的一侧或两侧,也可因腰痛而牵及腿,也可仅表现为腰痛。

一般可参照急性腰扭伤治疗方法。重点放在局部取穴,尤其取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华佗夹脊的穴位,如腰眼、大肠俞、肾俞以及附近阿是穴。如伴腰痛,可根据疼痛放射部位配穴,疼痛放射到腿后,取足太阳膀胱经为主,如秩边、殷门、委中、昆仑、申脉;疼痛放射到腿外侧,取足少阳胆经为主,如环跳、阳陵泉、光明、悬钟、足临泣;疼痛放射到腿内侧,取足三阴经为主,如冲门、阴陵泉、三阴交、太溪、太冲。

(6)膝关节病:

本病特点为膝关节软骨和骨呈肥大或变性。发病较缓慢,40岁以上较多。初期单发一侧,后期多发双侧,主要临床症状为膝关节痛,伴有关节肿大、活动受限。

一般多采用膝关节周围的穴位。如内外膝眼、内外膝关、血海、梁丘、阴陵泉、阳陵泉、委中、足三里、曲泉和阿是穴,必要时加曲池。对于膝关节腔内痛,取内外膝眼,针刺所获的针感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关节腔外痛,则要采用局部直接刺法,否则收效不大。对慢性患者应配合艾灸或推拿按摩术。

1
查看完整版本: 针灸治疗骨伤病的经验分享国医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