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囊炎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老年人的脚底板疼痛,到底是什么问题提醒 [复制链接]

1#

中老年人群有足底疼痛,早上起床或休息后,刚着脚脚跟就有刺痛。缓慢行走可减轻症状,部分人疼痛消失,但行走过度或站立久了后可出现足跟部疼痛。你或家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医院后拍照,诊断发现脚后跟上有骨刺,可能是骨头增殖引起的疼痛。

真的是骨刺引起的疼痛吗?一般脚底疼痛,临床上统称“和痛症”;多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肥胖者,可同时发病于单侧或双侧。

其实,疼痛的疾病,其致病因素很多,骨刺是影像学表现,并不是疼痛的根本原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痛症和劳损或退变有关。最常见的6个发病因素有:足底筋膜炎、扁平足、脚和下面的脂肪垫萎缩、足跟滑囊炎、足周神经卡压、痛风等,涉及骨、关节、神经、筋膜、血管等多种结构,并非只有骨会引起足底板疼痛。

我们每个人的脚底,都长着26块骨头;我们把它们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后腿、中腿、前腿,都对我们有不同的重要作用。后腿(跟骨和距骨)是缓冲减振,尤其是我们从高处坠落,脚着地的瞬间尤为重要。跖是我们站立行走过程中承受身体重量的重要位置。前腿是我们在跑、跳过程中发力的重要位置。正常的脚掌,几乎呈弧形,不平坦。类似于弧形拱桥或类似弓的结构。所以,它被称为“足弓”。

我们脚底有致密结缔组织——跖筋膜,不是韧带就是肌腱,但其作用非常重要,能维持我们足弓的形态结构和足底张力。我们每天都要不停地走、跑、跳,反复拉足底筋膜。尤其是足底筋膜与跟骨相连位置明显,长期以来会导致足底筋膜退变或劳损。所以,跟骨的大结节和足底筋膜的结合部经常感到疼痛。特别是按的时候更辣。最典型的症状是早上起床下地的瞬间。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足底疼痛,不要轻易被诊断为骨痛。

你需要明白,骨刺和你疼痛的症状没有关联。无论是给脚踝拍x光,还是上面有骨刺,都不要误以为疼痛是由骨刺引起的;骨刺的形成是足底跖筋膜与跟骨连接处反复出现撕裂瘢痕,最终钙化所致;其根源还是足底的跖筋膜。

扁平足。你正常弧形的足弓变平,要么是脚掌骨排列异常塌陷,要么是脚掌肌肉软弱,要么是韧带结构松弛,筋膜过度绷紧。另外,我们每天都走路。如果脚承受过度的负荷,足弓就会慢慢崩塌。

所以,脱了鞋之后,可以观察两个位置。一个是看脚底板有没有弧线。还是很平整,特别是不穿鞋的时候,赤脚站着的下面最容易发现;另一个看鞋底边缘,鞋后跟内侧有无明显磨损。一般来说,这种疼痛多局限于脚掌,尤其是长期站立和行走后,前脚和后脚内侧酸痛更明显,按下后又舒服。因为内侧足弓消失后,其作用会变差,缺乏相应的保护。

脚跟下脂肪垫萎缩。在我们正常的脚掌上,只要是步行时与地面接触的位置,就有很多脂肪。特别是足跟部脂肪垫呈包裹跟骨的“u形”,一般当我们超过40岁时,这个脂肪组织开始退变,水分减少,纤维结构变性;随着你个人的运动习惯,负荷过重,脂肪垫的厚度和缓冲效果都在下降。这被称为脂肪垫萎缩,会引起脚后跟负荷区域的疼痛。特别是在脂肪垫很少的人中,行走或站立时会因为身体的重量而感到疼痛。

跟骨滑囊炎。我们脚踝跟骨的位置有三个跟骨滑囊结构。如下图所示,分别生长在跟骨与皮肤之间、跟骨与跟腱之间、跟骨下方。在我们行走的时候,多年来摩擦和压迫滑囊,会引起滑囊发炎,尤其常见于喜欢跑步和打球的人。一般来说,在脚后跟内侧稍微上方的位置,即使碰了也会有疼痛和僵硬,皮肤看起来会稍微发红。步行或跑步可以使疼痛明显,但休息可以缓解。

足周神经卡压。我们的脚掌有足底内侧神经、足底外侧神经两条分支神经,这两条分支神经是坐骨神经下行过程中胫骨神经的分支。熟悉踝扭伤、足果性排列异常者,内踝后方可出现足底外侧神经卡压,引起跟骨结节内侧前缘位置痛,临床又称“踝管综合征”。疼痛向足底外侧放射,有时会“转移脚趾”,不能靠脚趾的力量奔跑和行走。一般多见于距骨前移的人。当然,一些有糖尿病史的人长期反复血糖不稳定,会出现糖尿病性肢端缺血性改变。脚底皮肤温度低,感觉麻木,呈典型的“类似袜子”分布。

痛风。现在,引起痛风的人也在增加。尿酸高到一定程度的话,会在脚尖的关节、脚踝、脚后跟等部位引起疼痛。但是,有些人会无视这个问题。前几天,医院主任。那是因为脚尖下疼,走路也一瘸一拐的,还以为是自己在锻炼呢,蹬着跑车扭了扭,最终让他去检查,结果痛风引起的。

但如果自己脚底有疼痛,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你要知道谈论治疗没有任何意义。首先,要根据自己疼痛的位置,应对科技论文了解自己的情况,医院就诊。足底筋膜炎、扁平足、脂肪垫炎、踝管综合征、滑囊炎可以首选康复医学科,痛风最好选择风湿免疫科。

足底筋膜炎并扁平足的疼痛在康复科治疗时,大原则是从足踝力线开始,找出问题后进行调整和针对性的强化运动。

脂肪垫炎最重要的是定制鞋底,减少脚跟的直接负荷;同时注意日常活动中不能站立太久;尽量穿宽松或柔软的底鞋。

滑囊炎可以去康复科选择冲击波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避免穿高跟鞋,常拉伸和放松小腿和足底的肌肉、筋膜。

踝管综合征到康复科进行针对性评估后,可给予胫骨关节手法松弛、距骨前移手法调整、胫神经手法松弛等手法处理。

痛风只能选择风湿免疫科,在专科医生的建议下,用药治疗;当然关键是要注意限制自己的饮食习惯,尽量少吃嘌呤高的食物。

对于镇痛证,由于病因复杂、种类繁多,往往被漏诊或误诊;我们要清楚原因,找出问题后,才能有针对性地治疗,否则也只是白用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