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汤
阳和汤出自《外科全生集》。原方用量:熟地一两,肉桂一钱(去皮,研粉),麻*五分,鹿角胶三钱,白芥子二钱,姜炭五分,生甘草一钱。用法:水煎服。主治:鹤膝风,贴骨疽,及一切阴疽。
在被调研的位名中医中有5位擅长应用本方。主要为黑龙江、河南、山东、江苏等地的外科与内科医家。
1.使用指征及加减
关于本方的使用指征,大多数医家认为:
①全身虚寒征象:如肢体畏寒,肌肤冰凉、枯槁,面目消瘦、无华,心悸,气短,胸闷,乏力,头晕,易盗汗,食欲不振等。
②局部寒凝湿滞征象:如局部漫肿无头,不红不热,肿胀隐痛,压痛不明显,肿块僵硬,皮色不变或关节持久作痛,受寒时加重,口腔黏膜、舌面多发性溃疡等。
③舌脉征象:舌质淡,或淡紫,或紫暗,苔薄白,或白厚;脉沉迟,或细,或细弱。
④内窥镜检查:胃、十二指肠球部、结肠、直肠黏膜活动性溃疡,表面苍白,周围黏膜充血水肿等。
一些医家介绍了本方加减应用方法:有的加红参、*参、*芪等补气药,用于以血虚寒凝为主证,兼有气虚者;有的加附子以增强温阳散寒之力;也有加丹皮、当归、赤芍、地龙、鸡血藤等活血补血药。方中姜炭,有的用炮姜,也有的用干姜。
2.主治病症
本方治疗的病症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周围血管疾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指(趾)端动脉痉挛症等。
②溃疡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溃疡、顽固性多发性口腔溃疡等。
③心脏病,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动过缓、2、3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④骨科疾病,如骨关节结核、尺骨鹰嘴滑囊炎、坐骨神经痛、慢性骨髓炎、陈旧性外伤等。
⑤其他病症,如类风湿关节炎、乳腺增生病、痛经等。
3.处方用量与禁忌
方中各药用量情况如下:熟地10~30g;肉桂6~10g;麻*3~10g;鹿角胶9~20g,但多数用10g;白芥子6~15g;炮姜6~15g;姜炭6g;生甘草6~15g。
关于本方的使用禁忌,大多认为疮疡红肿热痛,或阴虚有热,或疽已溃破者不宜;阳证,实证,热证者禁用。
马山
麻*10g,金银花10g,蒲公英30g,白芥子10g,二地各20g,阿胶(烊)10g,肉桂10g,细辛4g,吴茱萸10g,浙贝10g,白芷15g,炮山甲8g,皂角刺15g,丹参30g,半夏10g,乳没各1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2g,赤芍15g,全蝎10g,土鳖虫10g,甘草6g。
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溃疡;顽固性多发性口腔溃疡。
内窥镜检查见胃、十二指肠球部、结肠、直肠黏膜活动性溃疡,表面苍白,周围黏膜充血水肿;口腔黏膜、舌面多发性溃疡,表面覆有白苔者。
各种慢性溃疡疾病皆宜。
陈益群
熟地10g,鹿角胶10g,炮姜6g,肉桂6g,麻*6g,白芥子6g,生草6g。
类风湿关节炎,骨与关节结核,慢性骨髓炎及陈旧性伤。
消瘦面色无华,脉细,易盗汗食欲不振,局部有肿胀隐痛,压痛不明显,肿块僵凝,皮色不变或关节持久作痛,阴雨寒时加重。
阳证,实证,热证者禁用。阴虚火旺亦禁用,否则病情加重,燥伤津液。
血得寒则凝,遇温则散。本方系温补之剂,对气血两虚,寒湿内阻之阴寒证具有肯定疗效,因而广泛地运用于诸多骨伤科的慢性疾患。
姜兆俊
熟地20g,肉桂6g,麻*3g,鹿角胶9g,白芥子9g,姜炭6g,生甘草6g。
周围血管疾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指(趾)端动脉痉挛症等,一切阴疽;骨科疾病,如骨关节结核,尺骨鹰嘴滑囊炎,坐骨神经痛,类风湿关节炎,慢性骨髓炎等;乳腺增生病;痛经等。
局部漫肿无头,不红不热,舌淡,脉细。
疮疡红肿热痛或阴虚有热,或疽已溃破者不宜。
运用本方时熟地量宜重,目的在于补养阴血;若无鹿角胶可改用鹿角霜通血脉,祛瘀滞;方中麻*在于通阳散寒,故量宜轻;肉桂亦可改用桂枝,温阳功效虽稍逊,但温通血脉、和营通滞力量较强;本方以血虚寒凝为主证,若兼有气虚者,宜酌加*参、*芪等补气药。若辨证准确,守方常服才能奏效,不可轻易改弦易辙。
郭文勤
鹿角胶20g,白芥子15g,熟地15g,甘草15g,麻*5g,炮姜15g,肉桂10g。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动过缓,2、3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心悸、气短、胸闷、乏力、头晕,舌淡或淡紫,苔薄白或白厚,脉沉迟或损脉。心率在55次/分以下。
阳气亢盛、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该方。
阳和汤出自《外科全生集》,为主治阻疽之方,功能温阳补血,散寒通滞。病窦综合征,2、3度房室传导阻滞主要病因为阳气亏虚,寒邪凝滞经脉,脉络不畅,用本方正中病机。临床常加红参、*芪大补气血;加当归补血;加附子以增强温阳散寒之力;加丹皮以活血化瘀且能防止温燥之性太过劫伤阴液。
崔公让
熟地30g,*芪30g,鸡血藤30g,*参15g,当归15g,干姜15g,赤芍15g,怀牛膝15g,肉桂10g,白芥子10g,制附子10g,炙甘草10g,鹿角霜10g,地龙12g,麻*6g。
阳虚血瘀型肢体缺血性疾病。
肢畏寒,肤冰凉,肌枯槁,面消瘦,脉细弱,舌质淡或紫暗。
瘀久化热不宜。
肢体动脉缺血性疾病,大体可分为阳虚型、瘀滞型、热*型,前者用阳和汤,中者用顾步汤及通脉活血汤,后者用四妙勇安汤。
本文内容选自《名中医方药传真》,*煌,史欣德主编
好·书·推·荐
本书编集了年及年2次由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认定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常用的75味药物和56首方剂临床应用经验。全部资料来源于编者参与的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的全国名老中医调研课题,共有位名老中医参加了本次调查,问卷由名老中医药专家亲自填写或由继承人协助填写完成,内容真实可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